两岸经济相互融合,已是不争的事实。台湾在软体开发、系统集成、生物医药、芯片设计等行业拥有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更有诸多优质企业,这也因此使得大陆科技企业以在台湾设立子公司、分公司或直接并购台湾企业的方式,纷纷抢滩台湾市场。 要合法实现赴台投资或收购,无疑涉及两岸各自的审批:一是大陆是否准许陆资科技企业赴台投资,及赴台投资需经哪些部门审批;另一方面则是台湾是否接受来自于大陆该等行业,及在台投资时涉及的审批流程。 原则上,大陆允许科技类企业赴台投资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7年12月26日发布的《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对于敏感国家和地区以及敏感行业的投资项目都会被归类为“敏感类项目”,需要实行核准管理,而对于非敏感类项目,只需实行备案管理即可。 其中,敏感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 (1)与中国未建交的国家和地区; (2)发生战争、内乱的国家和地区; (3)根据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等,需要限制企业对其投资的国家和地区; (4)其他敏感国家和地区。 众多案例表明,大陆对赴台投资一直持开放态度,并未将台湾列入敏感地区。至于敏感行业,根据2018年1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发改外资(2018)251号《关于发布境外投资敏感行业目录(2018年版)的通知》,如下行业被列为境外投资敏感行业: 一、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维修; 二、跨境水资源开发利用; 三、新闻传媒; 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 商务部 人民银行 外交部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7)74号,需要限制境外投资的行业: (一)房地产 (二)酒店 (三)影城 (四)娱乐业 (五)体育俱乐部 (六)在境外设立无具体实业项目的股权投资基金或投资平台。 众所周知,过去几年间,境外房地产、酒店、体育俱乐部等领域投资受到资本热捧,国家发展改革委为限制非理性境外投资倾向,尤其是防止以此为由限制资金外流并防范对外投资风险,因此通过正面列举的方式对相关行业的境外投资进行了限制。但结合贝斯哲近几年协助客户境外投资的成功案例,科技类企业通常并不在限制对外投资的行业范围内。 台湾对于陆资来台行业限制采取正面表列方式 台湾对于陆资企业在台投资的管理,某种程度上类似大陆早年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特别颁布了《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业别项目》,并于2011年3月颁布的《行业标准分类(第9次修正)》,同样采取了正面表列的方式,对于可投资的行业及可能的限制条件进行了列举。 我们在此将较为常见的科技类企业赴台投资涉及的行业分类规定罗列如下,供读者参考: 一、计算机软件设计及数据处理业 (点击可放大) 二、电子零组件制造业 (点击可放大) 可以看到,对于陆资赴台投资一般的电脑软体行业,台湾并无特别限制,但对于集成电路企业、半导体封装及测试、太阳能电池制造业等则实行专案审查制度,且要求陆资对投资企业不得具有控制能力。 不过,自中美贸易战以来,鉴于对于半导体人才的争夺战,根据台湾地区媒体报道,台湾“经济部”于2022年7月1日发出预告,将对其相关法规进行修正,对于“陆资”身份重新进行定义,不单包括陆资直接在台成立据点,其自第三地绕道者也将视为陆资身份,以避免陆资在台以研发为名,进行私下挖角(人才)的工作。 正因如此,这种带着有色眼镜的判断,无疑使得现阶段赴台投资的大陆科技企业,尤其是与限制或禁止在台投资行业周边的敏感行业,将遭受更为严格的审查流程。 声明: 1、因 《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业别项目》涉及内容较多,需全文者可与贝斯哲联络索取; 2、本文仅系学术分析,不涉及任何政治问题。 (未完待续) 贝斯哲法律财税事业群 E-mail:main@bestchoiceco.com 联系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顾戴路2988号赢嘉广场A座12C 上海市静安区万航渡路778号金融街静安中心2号楼1002单元 關注我們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雄启汇|雄启识慧云上智库:您身边的行业研究顾问
( 黑ICP备2023000012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3 13:18 , Processed in 2.94348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