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路上,商业计划书(BP)是敲开资本大门的钥匙,但 90% 的创业者死在 “逻辑混乱” —— 要么自嗨讲废话,要么关键信息藏太深!这张手绘图拆解 BP 底层框架,从 “我是谁” 到 “怎么让投资人赚翻”,6 步教你写出 “投资人边看边算估值” 的致命 BP! 1. 我是谁 → 用 “信任状” 破冰核心逻辑:投资人先信 “人 / 团队”,再信 “项目”。- 怎么写?团队:突出 「背景硬 + 成绩实」(如 “前阿里本地生活总监带队,曾操盘 3 亿 GMV 项目”),让投资人看到 “能成事的基因”;公司:用数据说话(“成立 2 年,服务 500 家客户,月营收 300 万”),别写 “我们很努力” 这种虚话 —— 资本只认结果。
2. 我要做什么 → 1 页 PPT “钉死” 项目核心逻辑:投资人没耐心,必须「1 页讲透」。- 怎么写?项目定位:一句话说清(如 “用 AI 帮中小商家自动生成营销海报”),别绕弯子;目标:量化(“1 年服务 1000 家商家,营收 1000 万”),拒绝 “做大做强” 的空泛;路径:分阶段拆解(MVP 测试→融资推广→盈利闭环),让投资人看到 “清晰的执行节奏”。
3. 为什么值得做 → 用 “市场野心” 说服核心逻辑:证明「赛道够大、能赚钱、有机会」。- 怎么写?市场规模:数据碾压(如 “中小商家营销工具市场 500 亿,年增 20%”),让资本看到 “天花板够高”;竞争格局:找空位(“传统工具复杂,我们做极简 AI 版,切 10% 市场即 50 亿”),解释 “为什么现在入场能赢”;增长点:戳中痛点(“AI 生成海报,帮商家省 80% 时间”),证明用户愿意买单。
4. 我计划怎么做 → 用 “执行力” 落地核心逻辑:别画饼,让投资人看到「你真会干」。- 怎么写?股权架构:聚焦核心(别搞 5 人各占 20%,创始人占 60%+),避免 “均分股权” 的致命伤;组织架构:明确分工(技术、运营、销售岗,当前团队配齐度),证明 “人岗匹配”;业务模型:赚法清晰(卖年费、收佣金、广告),别让投资人猜 “怎么盈利”;营销方式:精准获客(抖音投放、异业合作、地推),拒绝 “全网撒网” 的低效。
5. 为什么我能成 → 用 “护城河” 碾压核心逻辑:证明「你比对手强,能赢」。- 怎么写?团队优势:行业资源(如 “前美团 BD 负责人,手握 1000 家商户资源”),别人抄不走;技术优势:独家壁垒(如 “AI 算法专利,生成海报速度比同行快 3 倍”),建立技术护城河;资源优势:绑定关键(如 “与抖音本地生活达成合作,直接触达百万商家”),卡位生态资源。
6. 融资规划 → 用 “钱途” 打动核心逻辑:说清「投多少、怎么花、咋赚钱」。- 怎么写?融资需求:明确数字(“融资 500 万,出让 10% 股权”),别写 “越多越好”;资金用途:拆解清晰(“300 万研发,200 万营销”),让资本看到 “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回报保障:画饼落地(“3 年上市,预期回报 10 倍”),用数据支撑信心(如 “对标企业估值增长路径”)。
这 6 步,把 “我是谁→做什么→为啥成→怎么赚” 的逻辑闭环打通,投资人看完不仅 “懂你”,还能算出估值!现在对照框架自查:你的 BP 缺了哪一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