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窄版
用户名
Email
安全手机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首页
Portal
知识库
忘情谷
BBS
洞见天下
微信群
报告厅
千百度
新青年
商学院
藏经阁
雄企汇
数据库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网站工具箱
快捷发帖
深度行研
图表数据
搜索
搜索
热搜:
皮书
能源
环保
GPT
大模型
电子
大数据
互联网
教育
金融
地产
制造
钢铁
工程
保险
服务
公用事业
建筑
科技
健康
医疗
机械
半导体
碳
报告
商业计划书
智库
咨询
研究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file
雄启汇|雄启识慧云上智库:您身边的行业研究顾问
»
忘情谷
›
休闲娱乐
›
琴棋书画
›
醒眸细品老来红——王利民的书诗文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醒眸细品老来红——王利民的书诗文
[复制链接]
1005790714
发表于 2022-10-28 22: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站文档手机双击全屏观看效果最好!如需充值或代为下载服务,请联系微信lovefeige007
作者:胡传海(《书法》杂志原主编,编审)
颜体书法是中国书法中重要的审美样式。古拙厚重、苍茫大气是颜体书法最主要的艺术特征。书法家王利民的书法以颜楷见长,他的颜楷以《麻姑仙坛记》和《颜家庙碑》为底本,参之以何绍基对颜体的理解,寓奇崛险峻于中和平淡之中。
春日登元遗山读书山王利民/书/诗
他自述其书法传承:“作书非为苦,自在鲁公、北海、东坡、猿叟数家踯躅门前笔意旋。”王利民用笔速度不是很快,但强调转折、顿挫、虚实、刚柔变化。他的楷书笔画雄健有力,墨色浓黑,反差强烈,既浓缩了颜体的精华,更具有他自己对古代经典的理解。而王利民的行草则更多吸收了翁同龢手札的特点。与他的正楷作品不同,行草书有着一种轻松随意,率性自然,大气充盈的特点。可以说,他的审美品位和精神世界是与颜真卿、何绍基、翁同龢等相承接的。
王利民也是一位诗人。诗歌与书法,一个言“志”,一个“心”画,在表达思想、意志、情感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诗以节奏支撑结构,在节奏中变化。有了节奏,诗才有生命。书法也是有节奏的,“一波三折”中的“三折”就含有变化着的节奏。书法的一笔中可以有数不清的“折”。可以说,书法与诗歌是王利民艺术创作的两翼,互为补充。
在《董村怀古》中王利民写道:
系舟山下翠岩东,骚客千年吊董公。
谷口闲云溶史迹,林梢晚照沐新风。
高山有义存嶙骨,流水无能寄累鸿。
峭石白头黄土罩,醒眸细品老来红。
王利民被董狐秉笔直书的品格所感动,所谓“高山有义存嶙骨”。今有骚客凭吊,尽管流水无法遥递敬意,但是黄土高原上,“老来红”依然在诉说着董狐的正直品格。这首诗里体现出来的刚直不阿的浩然正气,与王利民学颜真卿书法的驱动力是高度契合的。在他的《再谒坡公祠》中,王利民对先贤的敬意表露无遗:
南天接海海波明,白鸟浮空矫翼轻。
几度软沙温两脚,千年冷石叹孤声。
红尘隔岸浑如寄,青眼观人独有情。
坡老邀余阁中憩,椰风习习叙前盟。
在“冷石”“孤声”中,东坡则回以“有情”“青眼”。作者服膺苏东坡乐观的生活态度。作者想象与苏东坡在阁中相叙,两个人的心灵跨越千年而连接在一起。诚如朱光潜《诗论》所说:“一切艺术到精妙之处,都必须有诗的境界,我们甚至于说一个人、一件事、一种物态,或一片自然风景都含有诗意。”如果说王利民的书法是“存道”的话,那么他的诗歌就是“寓情”,他的诗不仅具有浓郁的古典诗歌特点,还让我们感受到情感的勃发和激越。
王利民的文章则是他“求真”的人生记录,真情、真意、真趣、真美是他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在《书画童趣》中他记录了这样一个片段:“正午的阳光暖洋洋的,屋檐下,我用几粒石子压纸,工整地写几行唐诗,再用小酒盅盛几滴清水,调配好姥姥画面塑的颜料,依唐诗意境,画几幅山水小景。姥姥粘贴好,会站在当院仔细地欣赏一番,我自然是踌躇满志,抿嘴作乐。有一年,母亲拿父亲的旧黑布衫为我裁剪了一件齐膝长衫,说:手上有墨只管用衣衫擦,省得每天像纹眉耗子一样。”在平实的叙说中,我们感受到作者童年时笔歌墨舞的欢畅,在泼墨铺毫的快慰里,仿佛以后拈毫斟句的妙趣也在这里埋下了种子。在《云中河喂鸭记》中有这样的描绘:“顺着小明手指的方向望去,河中有一段微微隆起的沙洲,洲上有数株落叶乔木,树下杂草披离,乱石点缀,俨然现实版的倪云林笔下《汀树遥岑图》。正当我欣赏这洲上的野逸之趣时,忽然从沙洲背后传来一阵‘呱——呱——呱’的鸭叫声。少顷,一只白色的头鸭领着群鸭从沙洲西头绕了过来。冰面上,鸭子们昂首挺胸,步履轻盈,以企鹅步伐排队行进,一个个宛然出场表演的卓别林,煞是滑稽可爱。走在前面的鸭子还不时扇动着羽翼,回头喊叫着落伍的同伴。”这种拟人化的描写让人感到亲切。轻松的刻画,随意的点染,我们看到的是作者深厚的功力,这使我想起周济评论苏东坡的一段话:“东坡每事俱不十分用力,古文、书、画皆尔。”有时太刻意了反而出不来好作品。只有在这种似乎是漫不经意的随手点染中才能显出作者的真性情,也就是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滋味”“趣味”“意味”“韵味”“情味”等。王利民作书,写诗、为文的平实处,来源于他安贫乐道的理念。在他的《吾家书斋》中,我们可以读到这样的场景:“小屋内,一支床,四件家当,加上一些开伙用品,既是卧室兼书屋,又是厨房兼餐厅,客人来了自然又当客厅用,可以说已经屋尽其用了。我们那一代经济拮据,条件有限,年轻人结婚,像我们这样的情况很普遍。日常我和妻有了一种默契,在家时大多轮流坐在书桌前或看书写字画画,或备课批改作业,也甚温馨、自在,做不成书斋梦的遗憾,自然也就释怀了。有时凝视着书橱内一层层整齐码着的书本,恍惚间似乎成了拾级而上的阶梯。我想,这蜗居自非书斋,其用又胜似书斋,个中韵味让我终生难忘。”也许,只有对人生的真谛有着深切感受的人,才会写得出具有这样人生况味的文字来。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28日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声明】本站官方已审核发布资料均系官方通过公开、合法、收费渠道获得,网友自行发布资料平台只提供审核职责,资料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2411977441@qq.com),如对资料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个人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热点追踪
综合行研
免费专区
美不胜收
政策标准
深度行研
办公文库
Copyright © 2008-2023
雄启汇|雄启识慧云上智库:您身边的行业研究顾问
(https://www.cnxiongqi.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风格购买及设计联系:13450110120 15813025137 QQ:21400445 8821775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克米设计
|
黑ICP备2023000012号-1
|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