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窄版
用户名
Email
安全手机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首页
Portal
知识库
忘情谷
BBS
洞见天下
微信群
报告厅
千百度
新青年
商学院
藏经阁
雄企汇
数据库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网站工具箱
快捷发帖
深度行研
图表数据
搜索
搜索
热搜:
皮书
能源
环保
GPT
大模型
电子
大数据
互联网
教育
金融
地产
制造
钢铁
工程
保险
服务
公用事业
建筑
科技
健康
医疗
机械
半导体
碳
报告
商业计划书
智库
咨询
研究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file
雄启汇|雄启识慧云上智库:您身边的行业研究顾问
»
忘情谷
›
休闲娱乐
›
琴棋书画
›
北京曲剧首登小剧场 周末上演“我这一辈子”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北京曲剧首登小剧场 周末上演“我这一辈子”
[复制链接]
创业狂人
发表于 2022-10-29 04: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站文档手机双击全屏观看效果最好!如需充值或代为下载服务,请联系微信lovefeige007
原标题:北京曲剧首登小剧场 周末上演“我这一辈子”
千龙网讯 10月22日、23日晚,首部小剧场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将在北京鼓楼西剧场首演。
原创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根据作家老舍的同名小说改编,以“我”在旧时代坎坷辛酸的人生历程,讲述生而为人的挣扎,表现出陈腐动荡的旧社会背景下,低层小人物无力把握改变自己命运的悲哀。剧中的“我”聪明能干,通晓人情世故,一直在挣扎着做个体面人,却屡遭生活重创,总是事与愿违,落魄潦倒而终。该剧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唱出了现实与沉重,在嬉笑怒骂中饱含着深情和热爱。
北京市曲剧团团长崔迪介绍了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的创排风格特色,“这出戏在老舍先生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创作和改编,保留了该有的文学底蕴和文学性,既尊重老舍先生的原著,又增加了当代艺术的意蕴,在思想层面完美呈现出老舍先生作品的普世性,将底层人民群众的命运挣扎刻画得很到位,使其成为一部带有浓厚京味儿特色的北京曲剧版本。”
在谈到剧本创作,编剧胡铭帅坚持守正创新,“这次的创新在于,充分借用戏曲舞台的假定性,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剖白于众,创造性地提炼了‘纸人’这一舞台形象,芸芸众生幻化为‘纸人’,穿梭周旋于‘我’的身侧,时而扮演剧中人,时而是评述者,无场次的设置,流动的调度,和荒诞的寓言式场面,突显由‘我’而张扬起的意识流。用心灵节奏的变化,完成情节和人物的塑造。特殊的戏剧结构与场面营造,让小剧场的物理之小,恣意出穿越时空的生命之大。”
导演白爱莲对小剧场创作情有独钟,《浮生六记》《十二楼》《思·凡》《染》《一蓑烟雨》等均获得好评,她的创作一直伴随着新世纪以来小剧场戏曲发展的历程。首次执导北京曲剧,让白爱莲非常兴奋,“北京曲剧有它的艺术独特性,虽然表演上没有传统戏的程式,但更加生活化,京味儿浓郁。戏曲走进小剧场之后,给了一种探索的可能,我希望用传统的表演去表达一些新的题材和思想,北京曲剧通俗易懂,演绎北京故事,展现老舍先生的语言魅力,有着先天的优势。”
老舍的《我这一辈子》曾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话剧等不同版本,都颇具影响。这次北京曲剧的创排,白爱莲希望在戏曲舞台上展现出更多新意,“除了形式感的东西,还想有更文学的表达。《我这一辈子》的创作,正值老舍文学道路上第一个高峰,作家既书写了时代变迁对个人的影响,以悲悯之情写人间大爱。里面所有角色以‘我’的叙述为主,‘我’是非常普通的人,有善良有懵懂,有觉知也有麻木。老舍对生存的困境、尊严的困境,是有超越时代的意义的。他以幽默的方式表达,用诙谐、调侃、戏谑的方式来叙述悲剧,把北京人隐忍豁达的性格底色展现出来,我们希望通过‘我’和‘纸人’的互动映照,能体现这样的戏剧矛盾,也呈现老舍的文学风格。”
北京曲剧的音乐性独具特色,和曲艺的关系紧密,唱腔设计与音乐不可分开,兼备了北方剧种的明亮及南方剧种的婉转。对于青年作曲顾静媛来说,如何在音乐上平衡继承与创新,也是一次难能的挑战。“老舍的语言风格十分简练,所以这次《我这一辈子》在音乐方面也追求一种简约风格,充分发挥重复和静止(留白)这两个简约主题音乐在形态意义上的特征,通过不同的编曲风格呈现。曲牌多选用的是轻巧、诙谐、幽默、说唱性较强的,如[打新春][金钱莲花落][靠山调][柳子腔]等,既有曲剧特色,又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让观众从诙谐与幽默的音乐中品味世事的艰难。乐器使用上第一次使用了箱鼓和口风琴,均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谈到北京曲剧的音乐传承,顾静媛十分感谢恩师戴颐生的教诲和指导,“必须坚持戏曲音乐的传统曲调和戏剧唱词相结合,不能为创新而创新,要合理、合适,符合人物性格和剧情发展。曲剧音乐的呈现上,不是作曲一方面能决定的,所谓传承发展需要全团集体的努力,曲牌的写法、曲牌的唱法、乐队的奏法,都决定了一出戏音乐上的成败。近年来团领导非常重视艺术创作方向的把控,给予创作者非常大的创作空间和支持。今后北京曲剧音乐在保持自身音乐风格特点的同时,也会做好与时俱进,从而推动戏剧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
中国戏曲学院2018级北京曲剧班的毕业生,整建制地参与了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的排练演出。演员们青春洋溢,充满朝气,通过仔细研读剧本,深入理解原著及剧本主旨立意,力争突破以往的表演风格和舞台形式,共同创造出超越时代性的作品,为北京曲剧在小剧场空间开拓一条新路。“老舍先生小说中的主人公‘我’遭遇了种种悲剧事件,却不是捶胸顿足、呼天喊地、声泪俱下,而是笑对待一切不幸。”青年演员们对旧时代这个悲剧人物有着自己的认识,“为人老实厚道,行为举止干净利落、这是他的性格标签,经过时代变迁,他也明事理,懂得人情世故,有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可以说这个人物活得很清楚,是一个被社会裹挟着前进的普通人。也正因为他是明白人,对生活一直有着积极的想法,却又屡遭不幸,才说明老舍先生写的是个社会悲剧,而非个人悲剧。”在《我这一辈子》里,主人公的角色年龄跨度较大,加之歌舞表演繁重,对体力和阅历都有要求,但青年组的演员们在导演和形体设计老师的指导下,同心协力,相互帮助,力争呈现最出彩的一面。
原创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的舞美设计以“压抑、凌乱、浑浊、窒息”为理念,摆脱了写实环境的常规呈现,运用浮雕装置的舞美手段将剧中人物抽离于历史,并与现代社会的空间交错,达到“心随景动”的效果。据悉,该剧也是培源·青年戏剧人才培养及剧目孵化平台二期孵化作品。
【声明】本站官方已审核发布资料均系官方通过公开、合法、收费渠道获得,网友自行发布资料平台只提供审核职责,资料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2411977441@qq.com),如对资料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个人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图表数据
Copyright © 2008-2023
雄启汇|雄启识慧云上智库:您身边的行业研究顾问
(https://www.cnxiongqi.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风格购买及设计联系:13450110120 15813025137 QQ:21400445 8821775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克米设计
|
黑ICP备2023000012号-1
|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