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窄版
用户名
Email
安全手机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首页
Portal
知识库
忘情谷
BBS
洞见天下
微信群
报告厅
千百度
新青年
商学院
藏经阁
雄企汇
数据库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网站工具箱
快捷发帖
深度行研
图表数据
搜索
搜索
热搜:
皮书
能源
环保
GPT
大模型
电子
大数据
互联网
教育
金融
地产
制造
钢铁
工程
保险
服务
公用事业
建筑
科技
健康
医疗
机械
半导体
碳
报告
商业计划书
智库
咨询
研究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file
雄启汇|雄启识慧云上智库:您身边的行业研究顾问
»
忘情谷
›
休闲娱乐
›
琴棋书画
›
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因病去世,五十余载教学生涯桃李满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因病去世,五十余载教学生涯桃李满天下 ...
[复制链接]
yjiang
发表于 2022-11-20 15: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站文档手机双击全屏观看效果最好!如需充值或代为下载服务,请联系微信lovefeige007
中国音乐学院11月15日发布讣告,著名声乐教育家、原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金铁霖因病医治无效,于11月15日11时2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学生戴玉强透露:恩师睡梦中离开人世
“先生最近几天状态都挺好的,精神头儿不错,昨晚还跟从上海赶回来的儿子聊天,今早起来喝了稀饭,一切都正常,跟旁边的人说着话就睡着了。”金铁霖的学生、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向北京青年报记者透露,金铁霖先生是在睡梦中去世的,走得很安详。“他没有任何痛苦地走了,这是福气,功德圆满。金老师为中国培养了这么多声乐人才,为音乐事业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他在渡别人的同时,也是在渡自己。作为他的学生,我们要做的是把他的研究成果和理念传承下去,不计任何得失地去培养下一代。”
擅长分析演唱方法:从歌唱演员到声乐老师
金铁霖1940年出生于哈尔滨的一个医生世家,但他从小却对音乐情有独钟。1960年8月,金铁霖以优异的成绩从2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考入了当时全国的最高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成为整个长春考区唯一被录取的考生,受教于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沈湘,开始走上专业的艺术道路。
在中央音乐学院的学习,培养了金铁霖扎实的艺术功底,带给了他受益终身的收获。而在学好自己课程的同时,金铁霖很擅长分析同学或者某个声乐演员的唱法,经常琢磨这个音他们是怎么唱的,他们又是如何做到的。沈湘教授发现了金铁霖的与众不同,有意引导他往声乐教学方向发展。1963年,尚在中央音乐学院读大三的金铁霖就已经开始带学生了。1965年,金铁霖大学毕业分配后作为歌唱演员进入中央乐团,成为了一名职业歌唱演员。同时,他仍然兼任声乐教学的工作。
“我挺喜欢听别人唱,看别人表演,对别人唱得好坏,我也喜欢动脑子考虑考虑。”多年前,金铁霖曾表示,自己对声乐教学有天生的兴趣。“我是唱男高音的,但不管是男声、女声,高音、中音还是低音,我都喜欢听,很喜欢琢磨不同唱法的演唱技巧,我对这个特别感兴趣,后来就从事了老师的工作,我就把它当做自己生活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探索民族声乐:研究出一套“金氏唱法”
在长期的民族声乐教学实践中,金铁霖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民族唱法的教学道路,推出了独树一帜的“金氏唱法”。
上世纪60年代,金铁霖被纳入“样板团”,原本学习西洋声乐的他,开始每天跟着京剧老师吊嗓子,学习用中国传统京剧的唱法发声。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学习,金铁霖对经典“样板戏”非常熟悉。正是因为这段经历,令他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于是,他开始思考,西方声乐有自己的规范性唱法,而中国传统唱法是否可以融合中西方的发声方法,唱出既可以代表中国,又能被其他国家接受的声音。
带着这个问题,金铁霖在民族声乐之路上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体系。金铁霖认为,新的民族声乐应该是一种融合的声音,既有中国传统唱法中真声的明亮,便于表现我们自身的民族语言,又应该有美声的柔和、圆润和高音华彩,而且没有明显的换声痕迹,这样,就能使中西方音乐得到最大程度的完美融合。
1981年,金铁霖告别闪光的舞台,进入中国音乐学院,专注于教师工作。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他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民族唱法的教学道路。1985年起先后任声乐系副主任、声乐系主任;1996年至2009年9月担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
金铁霖提出了中国民族声乐应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给我国民族声乐教育以崭新的学术定位并作为民族声乐发展的方向,他为此做出了大量开创性的努力;他创建的民族声乐“七字标准”即“声、情、字、味、表、养、象”,为民族声乐人才的选拔、培养及民族声乐比赛的评判奠定了客观的标准;他辩证地提出了声乐学习三个阶段的理论以及一系列完整的、富有创建性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同时他将歌唱训练特有的“启发式感觉教学”进行了完善和创新,使声乐教学活动变抽象为具体,化繁难为简易,从而能够在短时期内解决声乐训练中的诸多技术难题,获得了高层次声乐人才的高成才率。
桃李满天下:对学生倾注了无私的爱
从教的半个多世纪里,金铁霖培养了众多声乐表演人才,阎维文、张也、戴玉强、吴碧霞、李丹阳等著名歌唱家都曾跟随他学习。金铁霖非常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金老师无论是眼界还是思想上都比较开放,对学生的发展不拘泥于一个固定的模式,他很支持学生自己的创意和想法。”1999年,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被保送到中国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师从金铁霖。她对北青报记者透露,自己当时想做中西声乐艺术研究的尝试,想边学民歌边学美声,就把这个想法和金老师说了,他非常支持。“金老师建议请中央音乐学院的郭淑珍教授做我的美声唱法导师,金老师还主动请郭淑珍老师吃了三顿饭,说服郭老师来带我,我非常感恩。在我们艺术行当里很注重师承关系,金老师能有这样的胸怀去接纳学生渴望求知的欲望,甚至拿出实际行动来支持学生实现理想,这非常了不起。”
金铁霖在专业上严格要求学生,但是在学生眼里,课堂氛围却是轻松愉快的。吴碧霞透露,“金老师的课堂很阳光,上课的时候,并不是死板的老师说我唱,而是在交流中完成的,很轻松愉快。”吴碧霞透露,金铁霖的教学很有方法,“他会把自己研究的理论在黑板上通过人体结构图标注出来,时刻警示学生们注意在歌唱中调节”。
晚年的金铁霖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吴碧霞去年还在学校里见到金铁霖,“当时他正在去琴房的路上,我扶着他一起走到大教室,边聊边走,他去给学生上课。教室的黑板上写着他对于声乐的理解。他说话很缓慢,眼睛里满含着期待,很开心看到自己的学生。”
作为一名潜心耕耘大半辈子的教师,金铁霖对学生倾注了大量无私的爱。即便学生早已毕业,金铁霖也一直关注着他们的成长,为他们所取得的成绩骄傲自豪。
金铁霖生前曾回顾自己半个多世纪的声乐教学生涯,感触最深的,并不是多年来桃李满天下带给他的光环和成就,而是从学生身上收获的自我成长。“从带学生到现在,他也在进步,我也在进步,大家都在进步,对我们来讲都是很重要的学习。”他说。
【声明】本站官方已审核发布资料均系官方通过公开、合法、收费渠道获得,网友自行发布资料平台只提供审核职责,资料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2411977441@qq.com),如对资料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个人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雄启汇|雄启识慧云上智库:您身边的行业研究顾问
(https://www.cnxiongqi.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风格购买及设计联系:13450110120 15813025137 QQ:21400445 8821775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克米设计
|
黑ICP备2023000012号-1
|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